文章来源:由「百度新聞」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"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769641283749464938&wfr=spider&for=pc"
近年來,健身器材市場的火熱,引來了資本的廣泛關注。數據顯示,2021年中國健身器材市場規模為546.5億元,同比增長15%,預計2024年或可達到799.6億元。在這股浪潮之下,多家健身器材企業遞出了IPO申請。比如,2021年11月-2022年5月,半年時間內就有力玄運動、康力源、三柏碩共3家健身器材廠商沖刺IPO。
而近日,康力源已成功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,首發價為40.11元/股,發行市盈率為33倍,開盤股價為55元,漲幅為37.12%。
雖然目前健身器材行業前景廣闊,但是競爭愈發激烈,尤其是在智能化時代,健身器材廠商如何應對數字化轉型,保持差異化競爭優勢,也是不小的難題。
廣闊市場下,能做好差異化的企業更具有競爭優勢
近年來,隨著全民健身理念的普及,大眾不再將健身作為一種興趣消費,而是將其作為習慣融入生活中,健身器材行業也因此迎來全新增長空間。根據QYResearch發布的數據顯示,預計到2027年,中國市場健身器材消費額將達到37.91億美元,較2022年增長41.14%。
不過在市場一片繁榮的背后,并不是每一個參與者都能分得一杯羹。
畢竟這是一個“僧多粥少”的時代,目前的健身器材市場已經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分化,高、中、低端的市場競爭格局已初步成型,企業之間的競爭日漸白熱化。
具體而言,高端市場基本上是由愛康、力健、必確、泰諾等國際品牌主導;而中端市場主要是由喬山、舒華、英派斯、金陵體育等國內知名品牌占據;至于低端市場,則是一些區域性品牌活動的空間。
整體來看,行業參與者眾多,其中國外品牌的發展地位較為穩固,本土品牌要想突出重圍難度不小,而考慮到健身器材行業面對的市場需求多樣,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之中生存下來,本土品牌必須做好差異化。
關鍵字標籤:progym.com.tw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